我们都知道“听得好,才能说得好”,所以听觉训练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是很重要的。当儿童听力得到科学地补偿或重建之后,我们就需要进行听觉康复训练,听觉康复训练主要有四个阶段。
听觉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听觉察知、听觉分辨、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四个阶段,每个阶段注重内容各有不同。
在听觉康复训练中康复师会根据儿童的听觉能力评估的结果,来为儿童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,采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给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能力训练并进行监控。主要是帮助听障儿童提高利用残余听力或补偿、重建听力的水平,使其“听得明白”。
今天主要帮各位家长来了解一下听觉训练的第一阶段——听觉察知能力训练。
从上述的流程图,我们看到听觉察知分为“无意察知”和“有意察知”,也了解他们的定义:
无意察知:是指事先没有目的、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。
有意察知:是指有预定目的、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。
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下关于无意察知的内容:
无意察知训练阶段不要求患者作出反应,训练主要考虑利用视觉、动作等调动患者对声音的兴趣,主要训练方法有视听诱导法、随意敲打法、声源探索法、触觉感知法等。
例如:
目的:诱导儿童建立起动作和声音的对应关系。
准备:可用于打击的乐器,如棒槌、鼓等。
方法:康复师准备好打击乐器。康复师和助手示范模仿敲打,两人各拿一件打击乐器,康复师位于助手看不到的地方,以一定节奏敲打乐器,助手模仿康复师敲打的节奏;康复师不敲击,助手也不做反应。然后,康复师和儿童各手持-件打击乐器,康复师有节奏地敲打(保证儿童能够听到),儿童模仿康复
有意察知:
有意察知训练阶段要求患者主动作出反应,主要训练方法有听声走路法、听声举手法、听声套圈法、抢座位法等。
目的:借助发声工具,要求儿童根据声音的有无来围着椅子转和抢座位。
准备:发声玩具、乐器或多媒体设备以及几张椅子
方法:康复师准备好发声玩具、乐器或多媒体设备,以及一把小椅子。康复师和助手示范抢座位,康复师给声时,两名助手围着椅子走,突然停声,两名助手抢座位。然后,康复师安排儿童和两名助手一起抢座位,康复师给声(保证儿童能够听到),儿童根据声音的有无围着椅子转和抢座位。
听觉康复训练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内容,有意识的诱导患者避开声源或口型,真正达到听力训练的目的。遵循先易后难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原则。可结合发音、语言游戏的内容,使之形成一整体。